Thursday 31 January 2008

录音机



为了要写剧本,准备做一些访问,想要买一台录音机已经很久了。星期天终于决定去找一台比较好的录音机。去了几个地方,最后在 Funan Centre 的一家电器店里,买下这台 Sony IC Recorder ICD-UX80. 我其实对录音机一点都不懂,问了几家店员,还比较了几个牌子,实际录了几段,才决定要这台。如果读者中有行家,不妨告诉我买得对不对。

今天上 HC214 讲堂课,试着将我讲课的内容全都录下来。晚上放出来听了一下,咦,原来我的声音是这个样子的,好像在听另外一个我从来不认识的人在讲话。我不是没有听过自己录下来的声音,而是多数时候,是自己讲话的时候听到的声音,和录音机里播放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最大的发现是,原来我讲课的速度那么慢。我自己是觉得太慢了一点,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觉得。呵呵,难怪从来没有听说同学要我把语速放慢。

有没有同学曾经把 HC101 和 HC214 的讲堂课完整地录下来?如果有的话,是不是可以拷贝一份给我?有时候我上完课后,觉得某一堂课讲得不错,就可惜没有录下来。我是一个颇健忘的人,离开讲堂之后,很快就忘记了呢。

Monday 28 January 2008

inconsiderate driver

新加坡的 inconsiderate drivers 何其多,每天在路上总会遇上几个,而且各款各样的都有。其他的情况有机会再说,停车场里,常常都会碰上一辆车占两个车位的情况,去年我已经写过一次,今天又给我碰上一庄。



今天中午一点左右,和L老师在外吃了午餐回办公室,华裔馆前的停车场已经几乎都停满了,连靠马路那一排的位子,看起来也都停了车子。心里想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找到位子停车,这时,竟然见到这辆车的停车方式,心里真气愤不过。

我找到位子停了车子后,马上就从口袋里拿出我的手机,站在车前把这个丑态拍了下来。车子的号码是:S2008CD, 可不是普通的车子哦,是外国大使馆的车牌,也就是说,开车的不是新加坡人。这一庄,“inconsiderate” 的说法,不能够用在“新加坡人”身上了。

L笑问我是不是记者,我说,不是呢,我此刻扮演的角色是校警!

但是我又不真的是校警,不能就地开罚单,就只好公诸部落格,让读者们作为茶余饭后的材料吧。

Sunday 27 January 2008

中文系的情人节

中文系的同学最近主办了一个“抢救旧书”活动,请老师捐出他们不要的旧书,转卖给同学,为系学会活动经费筹款。很佩服他们想出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稍解系学会经费不足的问题,又推动阅读的风气。

接下来,同学们又想出另外一个筹款活动,那就是在情人节前,卖情人节礼品,还有情诗快递服务呢。同学们要借用我的部落格宣传,我当然乐意为之。

《情人节精美礼物》 之一



1朵=唯有你 ($3) ...... 3朵=我爱你 ($8) ......



5朵=由衷欣赏 ($13) ...... 9朵=长长久久 ($24) ......

《情人节精美礼物》 之二

想通过诗向你的伊人传达你一丝丝的情感吗?

《情诗服务》:请致电俊勇(96956547)/tan_jun_yong@hotmail.com

有兴趣的同学和老师,可以参考南大中文系官方网页,并与系学会的负责同学联络。详情请看 茶霓思。馆

Thursday 24 January 2008

历史怪兽

看 Eclipse 主要当然是为了编剧 Haresh Sharma 而看。从1980年代末开始看他刚出道的作品,后来和他成为朋友,继续看他的戏,常常看了都非常感动。当天晚上,给他传了一个 sms, 告诉他:you made me cry again...

一个单人剧,把三代人的故事,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从印度/巴基斯坦到日本、新加坡,放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之中,叙述的主题却简单而震撼,那就是关于“分隔”。Partition, 在剧中不断出现的词,是一个历史现实,也是一个隐喻。作为一个隐喻,partition 喻示的是地理、社群、时间、人际关系,以及最深层的人的心理层面。

Haresh 的戏总是让人深思人的处境,而这个处境总是充满无法厘清的内在矛盾。过去,他的戏剧中的矛盾,往往是产生自当下,这次,他创造了历史这头怪兽(挪用王德威的隐喻)。在这个历史脉络之中,人的被压抑更显得无力抗拒。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人的存在意义,是面对未来。可是,当人活向未来的时候,却必须受到过往的压迫,以及监视。

唯一的演员 Umar Ahmed 在一个小时的演出中,饰演了300个角色。(呵呵,那是夸饰手法。)我被感动的地方,是他在父子三代角色之间转变的过程。我最能够 relate 的,是儿子的角色,无论是处境或感受,最能够打动我。可是,儿子作为一个个体意识清晰的人,父亲和祖父,无论是从血缘上或是生活上,都是时常回来的魅影。何况历史,无论是个人的历史或民族的历史。

今年的 Fringe Festival 的主题是 Art and History. 历史是一个必须面对,却不忍面对的怪兽。历史是一个必须遗忘,却难以遗忘的魅影。

Sunday 20 January 2008

慰劳会

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和国大的合办了一个研究生研讨会,上个星期(1月11-12日)分别在国大和南大举行。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两校中文系合作的活动。同学们非常辛苦筹备,整个活动也办得很细心周到。看到同学们这么投入,我很感动,也很高兴。

昨天晚上,请同学们到我家吃饭。吃什么呢?嘿嘿,正是我的牛肉面啦。暂时没有想到还有什么别的菜可做,而且煮牛肉面现在是驾轻就熟了。

这是开动前餐桌上一切原形原貌的样子。除了牛肉面是我做的,其他的有的是我买现成的,有的是同学带来的。



酒酣饭饱,在客厅坐下来聊天,同学们还很会说笑话呢。告别前拍了一张合照。很有纪念性的一个晚上,就破例把照片放上部落格。

Wednesday 16 January 2008

ECLIPSE by TNS

我刚看了今年由 The Necessary Stage 主办的 M1 Singapore Fringe Festival 的主要节目——ECLIPSE, 由剧团的驻团编剧 Haresh Sharma 编写,移居英国的 TNS 创团成员之一的 Jo Ronan 导演。

这是我这几年看过最好的剧场作品之一,比我在纽约看的几个 musicals 都好呢!无论是剧本、演员、剧场空间处理,都非常精彩。对剧场有兴趣的读者,请不要错过。我在这里不多说,免得影响了想看的读者。以后有机会再谈吧。

ECLIPSE

The Necessary Stage (Singapore) &
7:84 Theatre Company (Scotland)

18-20 January 2008, 3pm
16-19 January 2008, 8pm

Gallery Theatre,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buy tickets at SISTIC

Monday 14 January 2008

芭乐



某人从台湾归来,带来两大两小芭乐送我。刚进来,即满室生香。回家把两个小芭乐切开,内部肉色红润,外皮则淡绿带黄,看起来竟更像蜜瓜。其香味四溢,肯定是芭乐无疑。我从未见过芭乐长这个样子,确是意外欣喜。尝了一口,肉质滑嫩,不像普通芭乐之爽脆,入口则香味更浓,微甜不腻。得特种芭乐而食之,乃乐事一庄,故为文志之。

Sunday 13 January 2008

双语新加坡

《联合早报》2008年1月13日


上个星期二,是新加坡媒体界的一个标志性日子,也是作为双语社会的新加坡的一个里程碑。创刊于2006年6月的免费华文报《我报》,在出版仅仅一年半之后,改为一份在新加坡主流媒体的领域中史无前例的华英双语报。1月8日推出的第一个革新版,华英文内容(包括相当分量的广告)各占一半,总页数达128之多。

《我报》从比较纯粹的华文报改为双语报的可能性,其实从创刊以来就已经有迹可寻。传统的主流印刷媒体,华文报如《联合早报》的假设读者是只读得懂华文,英文报如《海峡时报》的则是只读得懂英文。对比之下,《我报》的不同,在于一开始就标榜着其所诉求的读者对象是双语兼通的年轻一代读者,年龄介于20至40岁。因此,《我报》的文字虽然以华文为主,却不避讳在文中穿插英文词汇,尤其是涉及政治与财经方面的专有名词,以及非华族人士的姓名等。

即使新加坡推行与宣扬双语教育已经很多年,通过一份报纸,打破华文读者和英文读者的区隔,的确是相当大胆,也不容易迈出的一步。从社会意义来说,原本少涉入对方社会空间的华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形成两个互不重叠群体的新加坡人。双语版的《我报》提供的是一个共同的平台,让两个语文群体的读者,有一个互相渗透和了解的机会。

从商业策略来说,《我报》推出双语版也是一个聪明的做法。从1970年代末以来推行的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教育,培养出的双语新加坡人,目前已是40岁出头,正是《我报》主要的读者对象。但是,他们可能完全不看华文报,即使是《我报》。双语版,可以吸引他们看英文部分,再转而吸引他们看华文部分。《我报》市场的迅速开拓既是明证:从创刊时的12万份,到革新版推出前的18万份,到双语版的30万份;广告的增加幅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有意思的是,双语版《我报》的内容并不是华英互译的,譬如说,国际、财经、政治等新闻主要用英文,而中港台、本地社会新闻和娱乐小道则是主要用华文。这种内容范畴的划分方式,显然和人们向来对于双语新加坡人的语言使用习惯,有着颇为一致的想象。同样的想象方式,在教育系统里也存在:数理等“硬性”科目必须用英文教学,而人文与社会科学等“软性”科目则可采用母语教学。

语文的功能性要进行划分似乎还不是很难,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在某一个领域中某种语文最普遍也就表示它是最有用处的。全球的财经势力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财经领域使用英文最直截了当。流行文化方面影响新加坡人最深的是中港台,因此,这个领域使用华文看来是理所当然。新加坡讲求方便和效率,往往也很容易就先朝这个方向思考。

可是,社会学家告诉我们,语文除了具有功能性,还有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量化处理的层面,譬如说,关于自我的认知和族群的认同。这方面,政府政策和主流媒体的影响尤其大。如果在本质上将某种语文和某种领域的内容挂钩,并且形成各个领域使用不同语文的区块,显然的,族群之间、语文之间的区隔,可能又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建筑起来。

其实,没有什么语文是倾向“硬性”或“软性”的。在一个单语的社会,例如美国和中国,所有“硬性”和“软性”的内容都是采用同样一种语文进行沟通。语文在这样的社会里,是一种开放性、有生命力的工具。大部分的新加坡人有双语能力,看起来好像比那些单语社会更有优势,不过,新加坡的双语,或者多语,每一种语文,已经注定了它的功能和范畴。

我猜想《我报》的华英文编辑组,每天应该会召开会议,决定华英文版分别会出现什么内容,而不至于重复,以达到其“双语并重,各异其趣”的宗旨。不妨让我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样的编辑会议,如果让华英语都发挥其开放性,会不会有一天,华英文版出现差不多相同的内容?

Thursday 10 January 2008

新加坡部落格档案

国家图书馆宣布要设立一个新加坡部落格档案,把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新加坡的部落格进行存档,以供未来读者参考。今天的 my paper 报道了这则消息,并且以著名的 xiaxue 作为封面照片。xiaxue 的确蛮有争议性的,把她收入档案,看来好像反对的人比较多——或者,至少是媒体上呈现的意见是如此。

相当久以前,我曾经上过 xiaxue 的部落格,看到的是她整容鼻子的系列照片和描述。她的确是自恋,可是又有谁没有某个程度的自恋呢?我又记得不久前她和蔡深江的一场通过部落格的隔空交战,xiaxue 看来逊掉了,因为她只会直接开骂,而蔡深江的文学修辞手法高超,骂人间接婉转。这个事件的教训是:文学修养还是很有用的!

我倒是要为国家图书馆喝彩,他们并不会因为 xiaxue 的 “frivolous” 而把她排除在国家电子档案以外。生活本来就是充满鸡毛蒜皮的事件,谁又有资格认为自己比别人更高一等呢?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我对这些别人眼中的鸡毛蒜皮的事,同样感兴趣,也认为同样值得研究。我还要为国家图书馆喝彩,他们也收录了一些常常有批判政府意见,但很受民间重视和尊敬的部落格,例如 yawning bread, talkingcock.comair-conditioned nation.

国家图书馆多年来的发展,果然是很有前瞻性的,往往能够对于未来趋势掌握得很好。这几年,他们开始重新重视参考文物的收藏,这也是令人欣喜的。

不过,有的时候,一些情况也很难说得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或者是什么人的责任。

最近,我的研究需要找一本1904年出版的英国儿童小说 New Treasure Seekers. 我查找了国家图书馆的索引,发现有这本书,不过却注明未能外借。后来,问了馆里朋友究竟是怎么回事,查询之下,才知道原来这本1904年版的书,刚在几年前报销了。现在,我能够借到的,是1982年的不知道第几个版本。

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版本是很重要的,因为重版或翻印,往往可能会有一些不可预料的增删出现。不过,一本儿童小说,而且不是新加坡出版的,图书馆把它当作是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多次出借后有所损坏,当然就丢掉换新的版本。有谁又会想到,这样的一本书,在104年之后,会有我这一个研究者想要借用呢?

儿童小说在成人的眼里,尤其是在那些功成名就的成人眼里,大概也算是相当 frivolous 的吧?有一个 my paper 的受访者说得真好:“xiaxue deserves a place in national history. she’s a slice of singapore.” 哦哦,原来这个受访者,是传播系的学生呢。难怪啦。

Saturday 5 January 2008

牛肉面+小菜

台湾红烧牛肉面

牛腱(shin, 带点筋的最好)一公斤(可以足够四到五个人——我那天为准备15个人,准备了近四公斤,结果大概够煮20份牛肉面!),切大块(煮了会稍为缩小),先在滚水里烫一下去血水,捞起备用。

烧开一大锅水,将牛肉放进去,再放进以下所有材料:白萝卜、红萝卜、小洋葱(三者为增加甜味)、葱白、老姜(二者去除腥味)、番茄(让汤带点酸味开胃)、八角、桂皮、白胡椒粒、辣椒干



水大滚后,将火转弱,慢火煮1小时30分钟。加适量金兰酱油和白糖。牛肉汤已经准备好啦。

还有一个步骤,就是汤里的材料,除了牛肉以外,所有的都要捞出来扔掉。上桌的是牛肉清汤和牛肉块而已。如果你想要吃红、白萝卜,可以在最后30分钟才下锅,否则就煮得太烂了。我的做法,是只为增加味道,不准备食用的。

面条,我用的是在裕华买的荞麦面——裕华卖的各种各样的面条,真的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你对面条有兴趣的话,一定要去看一看。

水烧开,将面条放入,煮7分钟。捞起面条,过冷水。

将面条放在大碗里,加上煮好的牛肉汤。加几棵稍为烫过的青菜,一些青葱。可以上桌啦!

这张照片是用手机相机拍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不过味道还不错啦。



鼎泰丰式小菜

小菜的材料,其实很简单:粉丝、海带丝、豆干丝、豆芽(去头去尾)、红萝卜丝、黑木耳丝

功夫在于切丝——所有的材料都要切成丝状。不过,我在裕华(又是裕华)买到已经切好成丝的海带、黑木耳和豆丝。

每一样材料都要在滚水里烫过,不过烫的时间长短不一,要看材料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豆芽不要烫太久,否则就不爽口了。材料分别烫过之后,都要过冷水。然后沥干,放在冰箱镇凉。

浆料:黑醋(裕华可以买到永春老醋,这是我最喜欢用的黑醋)、金兰酱油(没有代替品!)、麻油(不要吝啬,可以多放,否则材料搅拌不起来)、白糖少许。

把浆料调好,要上桌之前,才将冰箱里的切丝材料拿出来,淋上浆料。大功告成。吃起来味道还蛮像鼎泰丰的小菜呢。

后来发现,鼎泰丰的小菜和我的材料有点不同,鼎泰丰的,没有黑木耳和萝卜丝,不过有红辣椒丝,而且,可能加了一点辣椒油,所以带点辣味。


好啦,食谱已经写出来了,读者有兴趣的话,不妨试一试。这两道菜,看起来或吃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不然。道理是什么呢?

嘿嘿,跟HC101是一样的:要把问题复杂化!烹饪也是如此,尽量想一想,要怎样才可以有那么多层次的味道和口感,不妨发挥一点创意,那就是你独特的秘方食谱啦。

Thursday 3 January 2008

圆切线慰劳会

圆切线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筹备“逍遥游”展览,终于在12月中大功告成。他们在结束不久后就办了一个庆功宴,可惜正是我刚从纽约回来的那一天,只好错过了。后来,HL又说要办一个慰劳会,问谁愿意做东,我就说,让我来吧。


发了电邮问大家谁会来,一个接一个答复说会,最后,人太多了,我已经 lost count, 大概是15个人吧。天啊,我从来没有准备过15个人的晚餐!于是我就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想,究竟要煮什么?最后决定,煮牛肉面,加一个小菜,再到附近有名的“醉福楼”买两只盐鸡。

星期六,分别到几个地方买菜,还添了一些餐具——这不包括之前从妹妹家调来了一些碗筷汤匙,从B家里借来一个大锅(我家只有一个大锅)。

星期天一早上巴刹,回来就开始切切煮煮,一直到傍晚6点半,人开始陆陆续续来了,我还没有准备好。最后来了12个人,加上我是13个。终于煮好,不知道几点钟了。把牛肉面和小蔡端上餐桌,突然,原本热热闹闹的说话声,完全消失了,饭厅一片寂静。看来,客人真的是饿坏了。

吃过饭后,我们准备拍团体照,HL拿出相机,大家正在想,如果有三角架就好了。可是,谁可能会有三角架呢?最有可能的,应该是我们当中的电影导演PP吧。这时,PP正好走向她的包包,我们都以为她真的有三角架。谁知道,她从包包里拿出手机,说她也要拍照!

果然是导演,拍的照片和别人不同。当我准备在楼梯上将就摆放相机,准备放自动快门拍照时,PP就拍了这张独特的照片:



客人们都说牛肉面和小菜很好吃。我相信是真的好吃吧,他们应该不会跟我客气。下一回,我再把食谱放在部落格上,让读者有空试一试吧。

Wednesday 2 January 2008

Brooklyn Bridge

曼哈顿南部的 Brooklyn Bridge 是美国最早的吊桥之一,启用于1883年,也是主要的观光景点之一。作为游客的我们,嘿嘿,怎么能够不做一两样游客该做的事呢?在纽约的最后一天,晚上药才上飞机,一早从旅店房间 check out 之后,就搭地铁到东南部的最后一个站。

那天虽然满冷的,天气却出奇的好,天色蔚蓝,只有少许的云丝。我们从曼哈顿这一段上桥,走向 Brooklyn 的另一端。根据记载,整座桥1.825公里长,跨越河道宽度是486公尺。

从曼哈顿走向 Brooklyn, 是朝向东面,拍出来的照片,又是我所喜欢的背光感觉。



走到桥的中央,回过头来,看到南面的曼哈顿下城,也就是最多摩天楼聚集的金融区。这回到纽约,没有到 Wall Street. 我(暂时)不玩股票,先不去摸那只有名的铜牛。冬天的风大,也没有打算去朝拜自由女神,所以也不必到下城去搭渡轮。

桥的交叉钢索,像是一张网,把我和下城的高楼大厦给隔开了。



往另外一个方向,拍到的是 Brooklyn 的景观。和下城拥挤比起来,Brooklyn 显得平静,也比较亲切。不过,我们走了大约三分之一,就累得走不下去了。

而且,往回走,多看看我们快乐地生活了五天的曼哈顿,也许能够将记忆更深的烙印在脑海中。